今年暑假假期以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助力社会治理,激扬青春力量”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在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何岩的建议下,团队成员决定采取线上“云组队”的方式,各自返回家乡开展助力社会治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7月22日——24日志愿者李淑妍走进开封辛宏社区、开封博物馆、开封机械厂围绕开封当地特色产业,聚焦开封历史,开展寻觅开封特色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组织凝聚群众实践,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7月22日,团队成员李淑妍走进辛宏社区,深入居民家中,跟随居民一天的生活,了解居民目前的生活状况。讲述自己在开封疫情防控期间看到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疫的所见所感,向社区“最美逆行者”表达最深的敬意,同时向大家介绍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和高成就。在家庭走访的过程中, 团队成员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通过采取问卷调查、走访交流等方式,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以及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情况。
村民们对实践队员的到来也很开心,积极配合实践队员的调研工作,根据调查了解到社区在几年之前还是土路,坑坑洼洼,没有垃圾桶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收入并不好。后来随着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发展,社区的领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说:“相较于前几年,现在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村民,了解村民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淑妍摄
近年来,社区相较于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全村围绕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打造了基层群众的自治实践途径,村里培育了特色农业产业路径,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辛宏社区充分利用村民代表会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聘请村民参与日常维护,公厕有人扫,河道有人看,公路有人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体现了基层治理的丰硕效绩。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集民智,解民优,真正为群众解忧排难,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共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党建工作格局。

图为团队成员在辛宏社区走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淑妍摄
创新社会产业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月23日,团队成员走进开封博物馆,通过参观学习及与讲解员交流,了解了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宋朝,它的繁华更是在宋朝时期到达历史的巅峰,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的文物,文物美轮美奂,工艺精湛,让人对远古鲜明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叹服,在这里,了解了开封历史的发展成就,也感叹于开封的古老历史。清明上河园,极具开封历史文化,公园的建筑古朴精美,入目就是石刻的《清明上河图》,今天大家看到的清明上河园,东京梦华录里面都详细的将北宋都城的繁华展现的淋漓尽致。走上虹桥,能联想到大宋的繁华景象,两排被湖水包围,气势宏伟,壮观非常,徜徉其间,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图为开封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淑妍摄
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开封市抓住产业发展根本,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又引入了新兴产业,在开封西郊机械厂,已经发展了自己的一套体系。7月24日,团队成员深入开封西郊机械厂,在那里,可以看到员工娴熟的操作机器,从机器中拿好制出的塑料模板,再进行剪切,看见一个一个的机械零件在运动,一个一个的机床在运作,也都是各自重复着自己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就是这样的运作成就了我们生活必须的器具,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机械厂的发展潜力巨大。
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近些年机械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开封市抓住产业发展根本,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又引入了新兴产业,已经发展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集聚区内企业关联性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产业集聚响应,提升开封产业竞争力。

图为开封机械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淑妍摄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表示,他们了解到基层治理情况及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走出了自己的治理示范之路。通过开封特色产业调研,在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领悟了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以青年热情助力社会治理活动,在实践中增加见识,锻炼才华,造就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