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助力社会治理,激扬青春力量”实践团队,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在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何岩的建议下,团队成员决定采取线上“云组队”的方式,各自返回家乡开展助力社会治理实践活动。为提高基层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筑牢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7月25日实践团成员郭忠林返回家乡前往孟州市坛西社区支部委员会,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宣传“预防电信诈骗,共创和谐社会”主题活动。
图为坛西社区支部委员会实践地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郭忠林供图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诈骗屡见不鲜。7月25日正值炎暑,在40度的高温下实践团成员郭忠林来到孟州市坛西社区,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该社区住户多为老年人和青年学生,对新型诈骗手法了解较少。网络群体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年轻群体,年轻人愿意尝试网络交友,而安全防范意识却相对薄弱,所以很容易上当受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每当遇见受骗家庭来社区求助的时候都深深感到无能为力。“大部分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受到诈骗之后无异于雪上加霜。”面对诈骗集团层出不穷的花招,实践团成员郭忠林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居民对于防范诈骗都停留在比较初步的阶段,对新型的网络诈骗没有清晰的认知,经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商议,社区决定对住户进行一次防电信诈骗系统讲解,争取让宣传落实到每一位住户。
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郭忠林发挥自己设计专业的优势,开始着手设计预防电信诈骗的海报,印刷完成后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派发给社区住户,并结合当下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住户生动讲解防诈骗手段和安全知识。在宣传过程中,一些住户认为诈骗科普时不必要的,这种诈骗危险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实践团成员郭忠林并没有因而降低宣传质量,而是耐心地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提醒居民,提高警惕、预防电信诈骗。在针对社区老年住户进行防诈骗宣传时,发现老年人对诈骗知识的了解甚少,志愿者成员结合充当“公职人员”,冒充熟人,虚假散散布中奖消息,虚假宣传家庭人员病患消息等多种诈骗手法和诈骗人员常用伎俩,引导老年住户辨识骗局,并告诫住户千万不要贪图小利,要和家人多沟通多交流,必要时拨打公安机关电话寻求帮助,及时止损。通过角色扮演向居民提问并进行讲解的方式让宣传更为深入,将防诈骗意识辐射到更广的维度,让居民深刻体会到诈骗的危害之处,提高居民反诈骗的安全意识。这种宣传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肯定,在以往的诈骗宣传中,老年人是宣传“困难”群体,他们常常不愿意了解新知识,而这种角色扮演的宣传方式,老年人是非常愿意接收的。
在与青年住户交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代年轻人使用互联网较多,很多人在个人网络安全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可能在不经意间被不法分子窃取个人信息以实现精准诈骗。例如通过快递出错要赔偿,网上刷单能赚钱,冒充客服退款等等新型诈骗手法容易吊起年轻人好奇心。住户代表小李告诉志愿者:“曾经有自称淘宝客服的人让我申请退款,买东西太多记不住每一笔订单,经过一番操作之后让我输入银行卡,我才意识到是骗子,还好反应过来了。”实践团成员经过小李的案例,特意为社区年轻群体讲解年轻人如何在网上保护个人隐私信息,谨慎访问未知链接,面对突如其来的好友或亲戚借钱应及时电话进行确认等防骗小技巧,提醒年轻人在遭遇诈骗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且科学分析处理,平时可以下载“国家反诈APP”,多了解新型诈骗手段,牢记发诈骗知识,提高警惕,必要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坛西社区住户宣发防骗标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郭忠林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坛西社区住户住宅区张贴防骗标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郭忠林供图
实践的最后阶段,因一些住户工作或个别原因未能普及到位,实践团成员决定采取线上通过对住户微信群分享网警防骗视频,以及宣发防范诈骗标语,保证对未能进行线下交流的住户也可以得到提醒和照顾,也为年轻群体筑牢防范诈骗的警觉心。
法网恢恢,电诈无门,不断织牢居民防诈骗防护网,坚持反诈防诈,必须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守护好居民的“钱袋子”。只有坚持预防为先,打防共举,才能筑牢网络安全底线,以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助力社会治理,共创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平安法制中国做出贡献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