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师资队伍 / 党建工作 / 招生就业 / 产教融合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作品展示 
 
03 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03-01 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AI赋能专业建设研讨 探索未来设计教育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27  作者:  编辑:何天伦

为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人工智能(AI)与学院设计专业深度融合,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4月23日下午2:30,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学院230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AI赋能专业建设第一次研讨会。学院领导、各系主任、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AI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此次研讨会分专业依次进行,旨在把握时代机遇,探索AI赋能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并期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为学院专业建设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次研讨会分享的首个专业为产品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系主任冯亚竹老师AI赋能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构建未来设计教育新范式”为主题,分别从AI时代的产品设计教育变革、AI驱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构、AI技术融合路径、AI+设计的无限可能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探讨交流,结合产品设计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2026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优化的初步思路,她认为,AI技术不仅改变了产品设计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在重塑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模式。AI技术为设计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我们要理性看待AI,让AI辅助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坚守设计本质。

随后,产品设计系骨干教师代表分享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AI技术的经验和成果。丁立斌副教授结合自己主讲的《产品开发设计》课程,介绍了如何将AI工具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利用AI进行创意构思和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现场展示了学生利用AI工具完成的一系列设计作品。通过将AI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他认为,未来的设计教育应当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技术,不断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

方歆迪老师以本学期自己主讲的《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为例,聚焦培养“元能力“”,AI工具代替人工具属性分别数据收集用户研究和原型快速生成方面分享了AI如何助力学生更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提升课程实践效果。她指出,通过AI工具的辅助,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并分析大量数据,从而更精准地定位用户需求,同时在原型设计阶段,AI工具能够快速生成多种方案,极大地节省了设计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设计的优化和创新上。方歆迪老师还强调,尽管AI工具功能强大,但教师仍需引导学生保持设计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确保AI技术服务于设计教育的本质。

王怡老师以自己主讲的《生活产品课程》为例,从数据调研、头脑风暴、设计定位、用户画像等方面以案例形式展示了AI如何辅助专业教学。她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精准的数据调研,帮助学生快速聚焦设计问题。通过AI辅助的头脑风暴,学生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产生更多创新的设计想法。在设计定位阶段,AI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基于数据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而在构建用户画像时,AI工具则能高效整合并分析用户信息,为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围绕AI赋能专业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就如何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设置AI相关课程、如何提升教师的AI教学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AI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研讨会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AI技术在学院设计专业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此次AI赋能专业建设研讨会的举办,为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AI技术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路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条: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顺利开展第四届 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 下一条: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师生赴金泰制罐开展课程实践暨访企拓岗活动——深化产教融合,共育设计人才

关闭

 

Copyright © 2012 zhzh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