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繁荣发展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拓展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体系,6月14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委派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杜希林、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杨照坤一行与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申少春、古籍部主任赵燕一同赴我校考察“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事宜,校党委书记甘勇,郑州弘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弓胜元、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毋迪、院长崔勇及学院相关教师参加调研。

双方在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金河校区会议室就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情况进行了座谈,座谈由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学负责人杜静芬主持。甘勇书记向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建设情况。他指出,我校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工作,于2017年开始谋划古籍修复实验室打造,并聘请特岗教授为学生授课,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管理方案。我校将通过此次考察借势而进,为古籍保护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增添不竭动力,以文化赋能河南发展。

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崔勇介绍了学院专业布局及各专业对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工作的支撑;何天伦老师介绍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前期筹备情况;樊钢亮老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对古籍保护方向的发展规划。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组询问了我校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的具体细节,相关负责人对专家提问予以解答。专家组对我校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建设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古籍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专家组一行还参观了郑州弘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古籍修复工作室、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古籍修复工作室、数字绘画教室、非遗数字化双创实验室和复杂静物一键式建模实验室。

我校将以此次考察为起点,积极采纳专家意见,建立复合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与图书馆、行业协会、私人藏家的联动推进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建设,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