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师资队伍 / 党建工作 / 招生就业 / 产教融合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作品展示 
 
04 学术交流
academic activities
   
04-05 学术交流
ACADEMIC ACTIVITIES
 

职称评审吹响科普人才“集结号”

发布时间:2023/05/31  作者:  编辑: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袁汝兵 张惠娜

日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提出,“国家健全科普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愈发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协近期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度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这标志着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

科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普人才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2021年,全国科普专职、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调查显示,影响科普队伍壮大、稳定和水平提高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薪酬待遇、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和职业荣誉感,而薪酬待遇、职业荣誉感又与专业技术职称直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曾是影响科普人才发展的掣肘之一。曾几何时,科普工作者的职称主要通过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教师系列、文博系列、艺术系列等其他相近职称系列解决。没有科普工作者自己的职称“赛道”,一直以来是影响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堵点”。

以科普职称设置为从业者“正名”为契机,吹响科普人才“集结号”,建立科普人才引、培、育、用全链条生态体系,多措并举增加科普人才总量,提升科普人才质量,培养和引领更多的复合型科普人才,是夯实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拓宽地域和学科范围,实现科普职称全覆盖

以中国科协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为契机,借鉴推广北京等地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科普职称在全国各省市的全覆盖,切实打通科普工作者的职业发展通道,给予科普工作者应得的专业“名分”。与科普法等法律法规一致,将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的科普人员也纳入科普职称适用范围,实现科普职称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范围的全覆盖,不断完善职称评价细则,充分激发科普工作者的内在动力。

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广泛参与科普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专业技术人才7900余万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超过10%,这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大科普”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包括科普职称在内的科普政策的宣传推广,强化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应急等领域政策与科普政策的有效衔接,发挥科普职称对人才成长的托举作用,吸引教育、科技、文化、传播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科普,打造出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专业化科普工作队伍。

加强人才培养,壮大科普事业专业力量

面向科普事业发展需求,把握科普人才特征,加强高校科普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科普经营管理、活动策划、设计制作、科技传播、科普创作、理论研究等专业人才,构建科普专业人才培养“蓄水池”。以科普职称为动力,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科普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强化专职、兼职科普人员培训,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持续提升科普专职、兼职人员职业技能和素质。

(作者单位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一条:郑州轻工业大学卢建洲教授莅临我院作“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设计专业研究课题方向与路径”专题讲座 下一条:科普为基础研究厚植创新沃土

关闭

 

Copyright © 2012 zhzh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18号